"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官微消息,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剑桥大学、武汉大学和苏州能讯高能半导体有限公司等,首次澄清了GaN异质外延中螺位错和刃位错对GaN基功率电子器件的关键可靠性-动态导通电阻退化的影响机理,构建了“双通道位错输运”模型,明确了GaN外延层中螺位错和刃位错可分别充当电子与空穴的独立传输路径,对器件漏电和动态电阻的退化产生相反的影响。
据介绍,#氮化镓基器件 主要基于异质外延材料制作,由于外延衬底与GaN基外延层(如AlGaN/GaN异质结构)间严重的晶格失配和热失配,GaN基异质结构外延薄膜不可避免地存在高密度线性位错(约10⁸ cm⁻²),远高于Si和SiC等半导体材料。螺位错、刃位错以及两者的混合位错是GaN基异质外延中最主要的位错类型,这些位错诱导的漏电与可靠性退化问题是制约
[登陆后可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