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网

标志

没老师、没作业、没文凭,这学校的毕业生还被一流大公司抢光
发布: 2017-09-25 | 作者: —— | 浏览次数:31815

 第一次听到朋友说起「42」大学的时候,戴维·李(David Lee)简直觉得朋友烧坏脑袋了,他更没想到自己真的会去那儿学习。

「他说,那学校在硅谷,一分钱都不收,还有免费宿舍给学生住……我说,等等等等,这年头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好事啊……」

这大学的确有点古怪:「42」名字来自《银河系搭便车指南》的「宇宙终极答案」,听起来就很书呆子了,重点是学校里没有老师,也没有课本,只有排满教室的 iMac 电脑和高速网络,看着像个高级版的大型网吧,就算毕业了也没有学位文凭。

就这样的学校,也敢叫嚣「培养这时代最顶尖的人才」?

「42」的硅谷分校成立至今才一年多,从这所没有老师没有文凭学校出来的学生,被 Twitter、Snapchat 等科技大公司盯着,准备随时「抢人」。

「我都震惊了,我觉得21世纪的教育就应该是这样的。」参观完「42」的硅谷分校以后,Airbnb 的 CEO Brian Chesky 评价很高。

像游戏打通关一样学习

刚进「42」的时候,戴维有点懵。新生在「42」的第一个月被称为「游泳池」,不想溺水的话,得使劲扑腾。

每天早上 8:42,他都会收到一个新项目的挑战,得在第二天晚上 11:42 之前完成和提交。项目五花八门,例如做网页或游戏,都是在计算机上从无到有的创造,这要求戴维迅速掌握与计算机对话的语言能力——编程语言。而在那之前,戴维刚从美军医疗队退役,一丁点儿编程知识都不懂。

老师?课本?不存在的。想把事情搞明白、完成项目?问 Google、跟同学讨论,直到你搞懂为止。学校一周7天、一天24小时开放,由你自己来掌握学习节奏。
如果你还有问题,问你的邻桌吧。

听着挺酷的,但戴维心里有些没底:没有老师,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学得怎么样?

「42」的方式是,让学生之间相互批改作业,将「同辈学习」的效果最大化。他们还为此发明了一套「打怪积分」的系统:你想要别人帮你查漏补缺?你得用积分去换,而攒积分的唯一途径是你去帮别人查漏补缺。如果你被发现马虎了事,那你得接受「去跑腿买咖啡」、「用牙刷去擦窗户」等惩罚;如果表现好的话,会获得「金币」奖励,可以在校内把它当成钱来花。

顺利通过「游泳池」的学生们都说,这简直像「饥饿游戏」:要么想尽办法存活,要么自己认输退出。戴维发现,这样一个月下来,曾经对编程完全零基础的自己已经达到了普通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大一学生的水平。

「我们这儿什么都不教,」 硅谷分校负责人 Brittany Bir 说,「42」把「教(teach)」定义成老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点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她看来,「42」最适合那些不能忍受传统模式的学生,他们不喜欢总是被告知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在『42』,学生们把时间都花在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上」。她自己就是「42」的毕业生。

在「游泳池」存活下来后,戴维正式入学。他要面对的,是由6位教学研究员设计出来的21道「游戏关卡」,每道关卡都是全新的个人或团队项目挑战,他得不断主动学习新技能才足以应对。
根据「42」的介绍,学生们可以在3-5年内完成学习,掌握的不仅是编程能力,还有「创造力、批判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开放性的心态和思维、追求卓越的能力等」。

这所学校的背后,是一个学习路径也不怎么常规的法国人泽维尔·尼尔(Xavier Niel)。

没老师、没作业、没文凭,这学校的毕业生还被一流大公司抢光

▲不按常理出牌的泽维尔·尼尔

为什么精英的小孩继续是精英?

1983年,16岁的泽维尔·尼尔就不吃学校教育的那一套。

出生在巴黎普通工薪家庭的他,受到痴迷计算机的父亲影响,16岁就从高中辍学回家自学编程。三年后,他卖掉了自己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 Minitel,一个情色网页聊天网站。

此后,他一直在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最受瞩目的战绩要数 2012 年,他杀入被国企垄断的法国电信市场做移动运营商 Free Mobile,推出 25 美元一个月的无限流量套餐,比法国其他运营商便宜一半多。

没老师、没作业、没文凭,这学校的毕业生还被一流大公司抢光2013 年,身家99亿美元的尼尔动起了做教育的脑筋。最初是因为自家公司招进来的员工都不怎么令他满意,他认为学校教育出了问题。他对着媒体,公然炮轰法国教育系统,说它不再能够促进社会流动性,「已经破产了」:

「(在法国)如果你是来自蓝领工人家庭的孩子,你很可能会继续当个工人。而精英家庭的孩子继续是精英。每年有二十万个孩子(因为家境等原因)辍学、对自己失去希望……我们希望能帮助这些孩子掌握自己的命运。」

那一年,尼尔自费在法国成立了第一所「42」大学,以编程作为重点,「符合互联网的发展」。2016年,第二所「42」在硅谷成立。尼尔为两所学校提供了10年的发展经费。

没老师、没作业、没文凭,这学校的毕业生还被一流大公司抢光

▲「42」建校团队

教育公平性是尼尔反复强调的,除了免学费,他还立下对申请者的「三不看」原则:不看学历、不看过往成绩、也不看以前做过什么,只要年龄在18-30岁,哪怕有过犯罪记录,都一视同仁,欢迎申请。「『42』就是一个大熔炉。」尼尔说。

申请者唯一要做的,是在网上参加一个看着像游戏的逻辑测试。理论上,只要通过了,就有机会进入「42」。

然而,申请者们的热情超出想象。在硅谷分校8月刚结束的招生中,64000位申请者完成了测试,其中超过20000位通过了,而因为场地有限,分数排名前3000的被邀请参加为期一个月的「游泳池」考验,最终只有1000位学生能被正式录取——也就是说,录取率为1.52%,比哈佛还低。

「『42』确实很棒,但也真的很残酷。」经受住「游泳池」考验的 Wendell Misiedjan 在博客里写道,「我去之前就听说,一天大概要花10-14个小时学习,一周7天没法休息。可实际上,我自己一天得花12-16个小时,而且很可能还是没法搞定当天的挑战。」

 

25岁的塞巴斯蒂安·福彻(Sébastien Faucher)是最新进入法国「42」的学生之一。在此之前,高中读不下去的他只能在工厂打工,过得很不开心。他想以「42」为跳板,努力成为一个游戏设计师。但第一周过去,完全零基础的他每天得花15个小时以上,想方设法应对当天的挑战,他觉得自己撑不住了。

「两天前,我打算认输了。我哭了很久很久……」福彻甚至买好了回家的火车票,可在那一瞬间,这位高中辍学者忽然意识到,「(如果这次放弃了,)我哪儿还能找到这样的机会?」于是,他又回到教室,坐在电脑前。

没老师、没作业、没文凭,这学校的毕业生还被一流大公司抢光

▲ 「游泳池」阶段,每天15个小时的学习不少见

校长 Nicolas Sadirac 承认,「42」的做法「确实挺激进的」,但在快速变动的互联网世界,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一两年就失效了,「42」要提供的,是面向真实世界的教育:

「我们就是不想教大家一步步怎么做,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人们未来要面对的是什么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创造条件,让大家学会怎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认为,在管理时间和精力上也是如此。

「42」也把它的做法带到了罗马尼亚、乌克兰、保加利亚、南非等国家,和当地机构合作开办免费的编程学校。尼尔还打算把「42」开到中国来。但他暂时不考虑把「42」做成网络课程,因为学生之间的氛围还是网课无法替代的。

没老师、没作业、没文凭,这学校的毕业生还被一流大公司抢光

▲在「42」,会玩也很重要

教育怎么跟上快速变化的世界?

尽管从目前来看,「42」更适合有志于进入互联网行业的学生。

不少教育研究者认可「42」引导学生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模式,但也担心直接「去老师化」的做法太过冒险。教育与社会政策教授 Dan Butin 认为,老师能够带领学生去分析解决那些复杂的、困难的、抽象的问题,而那些问题往往是在学生认知范围以外的。

没老师、没作业、没文凭,这学校的毕业生还被一流大公司抢光

1995年,乔布斯在一个访谈中说,每个人都应该学一门编程语言:「学习编程教你如何思考,就像学法律一样。学法律并不一定要为了做律师,但法律教你一种思考方式。」

但无论是否有老师、是否是编程学习都不是最重要的 ,「42」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引发震动的原因,还是因为它让人们重新思考怎么自主学习。今年,它入围了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的评选,被认为是有利于解决全球范围内教育挑战的创新性探索。

根据《经济学人》今年初发布的报告,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经缩短到2-3年。大学本科的学历水平已经不足以满足持续获得新技能的要求;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离开学校后保持「终身学习」,成为一种竞争力。

 
|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Hi电花样裁员
下一篇:互相利用才是最好的工作关系
用户登录
用户名:
用户名: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