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网

热门搜索:电力  研究报告  变频器  plc  低压变频器  石化  交通  低压 

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数据资讯

市场研究

风电:难熬的“大洗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2-21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浏览次数:47425
    
    产能严重过剩使国内风电业跌入寒冬,风电业正在为前些年的“大跃进”买单,经过一轮大洗牌淘汰低效产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所难免。
 
 
    2012年对风电行业来说,是异常艰难的一年。曾经风光无限的国内风电行业,在经过5年的飞速“跃进”之后,从2011年就开始走下坡路,2012年更是陷入了全行业亏损的泥潭。曾经以火箭般的速度发展起来的国内风机制造业龙头华锐风电多次上演的“停工放假”事件,凸显了风电企业面临的窘境。
 
 
    我国风电由一片火热迅速跌入寒冬,除了国际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之外,主要还是急功近利地盲目发展导致产能严重过剩。风电行业的困局在短时间内无解,过剩产能的自然淘汰和行业的大洗牌在所难免。
 
 
    大干快上跃居世界第一
 
 
    和所有的新能源产业一样,风电行业是依靠政府的鼓励和扶持迅速发展起来的。而我国政府对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和补贴力度最大,所以风电行业发展最快,在短短的五年之内,风电装机容量迅速跃居全球第一。
 
 
    风电等新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推动。在国家发改委推动下,包括上网电价、税收优惠、专项补助金、金融扶持等一系列扶持和鼓励风电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风电产业也因此迎来了爆发性增长。按照“十一五”初期规划,期间我国风电装机量是500万千瓦。而到了2007年底,目标就调整到1000万千瓦。但最后的结果是,整个“十一五”的装机量超过了4000万千瓦。
 
 
    在中央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战略的扶持政策的推动下,在地方政府热衷追求GDP的驱动下,华能、国电、大唐发电等国有电力巨头,以及一些民营企业,掀起了一场抢占新能源市场的跑马圈地的热潮,风电场建设于是在全国各地纷纷上马、遍地开花。目前全国建设中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从一个增加到7个,24个省、自治区建立了自己的风电场。
 
 
    华锐风电、金风科技等一大批民营企业纷纷致力于上游的风电设备的制造,以让人惊叹的速度飞速发展起来。其中,以华锐风电利用政策最彻底,中标最多,占有市场份额最大,崛起速度最快,最具有代表性。
 
 
    这家以2000万元家底起步于2006年的风电企业,在2007年至2010年间,净利润从1.26亿元猛增至28.55亿元。2011年1月5日,华锐风电以90元/股的发行价登陆A股市场,创下了主板市场20年来发行价的最高纪录,成为市值近千亿的风电设备生产商。那些投资机构因此而创造了投资5年从国内股市上获得超过500倍回报的财富神话。一大批从事风电产品生产的企业,如同华锐一样搭乘风电发展的快车,纷纷跻身上市公司行列,借助于国内资本市场发家致富,诞生了一批亿万富翁。
 
 
    大干快上的风电发展热,使我国的风电装机总量5年增长了十几倍,2011年装机总量达6273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一。2012年6月底,我国并网风电达5258万千瓦,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
 
 
    产能过剩致全行业亏损
 
 
    正如温室里的树木难以长大一样,仅靠补贴发展起来的产业是没有真正的市场竞争力的,一旦市场变化就会立即陷入困境。在刚刚成为世界第一不久,整个国内风电产业链,从风电零部件及配件生产到风电整机制造、再到风电场运营,都陷入了亏损的泥潭。
 
 
    风电开发商大唐新能源2012年前三季度亏损856万元,华能新能源上半年纯利润则同比下降超过50%。受开发商利润下滑影响,三季度,整机制造商华锐风电亏损2.8亿元,存货金额达到85亿元;金风科技亏损虽只有3000余万元,但支撑其收入的是相继转让子公司商都天润、天和叶片及西安金风;风电部件厂商方圆支承业绩下降了80%以上。
 
 
    为什么一直高速增长的风电产业这么快就跌倒?全球风能理事会副主席、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李俊峰表示,是企业急功近利造成了目前国内风电行业的困境。
 
 
    风电困局的根源在于国内风电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据统计,2011年我国主要风电设备制造行业产能已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而2011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约为1700万千瓦,较2010年下降6.85%;2012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约为1400万千瓦。国内风电整机行业产能超过了实际需求量的一倍。
 
 
    国内风电发展的供需失衡还表现在“弃风限电”现象上。有人对2011年我国风电的弃风限电状况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弃风限电100亿千瓦时,弃风比例超过12%,损失超过50亿元,风机每天停转19小时。” 而弃风限电的主要原因在于风电产能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当地对电力的需求和电网建设的速度,现有电网无法消纳暴增的风电,风电的闲置就在所难免。
 
 
    据了解,我国目前建成的大型风电基地,大都位于风力资源富集的新疆、甘肃、内蒙古等三西、三北地区,本地消纳市场空间有限,外送输送通道能力不足。近年来我国虽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电网建设,但由于各地风电项目发展太快、电网与风电场规划不同步等原因,电网建设仍未能跟上风电快速发展的脚步。加上风电天生具有不稳定性、并网难、负荷受限等问题始终难以解决。而风电技术、管理、质量等方面的缺陷,导致风机脱网事故频发,威胁风电场与电网的安全。
 
 
    所以2011年开始,国家的风电政策开始转向,国家能源局从2011年开始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各省(市、自治区)严格执行风电项目核准计划,限制风电产能盲目扩张。各种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不断出台,风电准入门槛被不断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用电量也处于低迷状态,很多风电场的风机都处于闲置状态,发出的电卖不出去。因此,风电场没有动力采购风机设备,市场需求迅速萎缩,国内风机价格应声下跌,从2008年的每千瓦6200元以上下滑到现在的3500元左右,风电设备企业的利润迅速下滑、陷入亏损。
 
 
    面对困境,金风科技、华锐风电、吉鑫科技等企业都开始大批裁员,更多的中小企业因订单量持续下滑而被迫关闭厂房。风电企业正在为过去的“大跃进”买单。
 
 
    大洗牌在所难免
 
 
    风电作为目前技术上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从长远来看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目前全球经济复苏艰难的情况下,需要经历一个痛苦压缩产能、提高技术和质量的大洗牌过程,才能逐渐走出困境。
 
 
    为推动我国风电业的发展,政府部门正在竭力为风电行业解困。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去年来动作频频:发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为行业提振信心。按照规划,“十二五”时期,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风电7000万千瓦,累计并网运行风电1亿千瓦。连续下发文件促风电并网,如《关于加强风电并网和消纳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国家能源局关于分散式接入风电开发的通知》。开辟风电新领域,低风速、海上、高海拔等风电项目开发正式提上日程。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中国政府明确2013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要达到1800万千瓦。
 
 
    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国家主管部门正在重新梳理风电政策,集中解决风电并网、消纳,今明两年将是风电发展最关键的两年。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说,促进风电发展,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是重要保障。他介绍,到2017年全国将建成“三纵三横”特高压网架和13回特高压直流工程,2020年全国电网将实现“五纵五横”的目标格局。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弃风”将有望逐步消除。
 
 
    但是,国家的扶持政策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国内的风电困局。根据政府“十二五”并网运行风电1亿千瓦的规划,未来3年的新增风电并网量还不到4000万千瓦,对缓解目前的过剩产能没多大作用。业内专家预计,在未来的2到3年时间内,国内现有的80多家风电设备企业,顶多可以存活15家。
 
 
    不过,风电放缓脚步进行调整和洗牌未必是坏事,它有利于推动我国风电行业转型升级,为下一轮机遇的到来积蓄力量。对于风电企业来说,风电行业“寒冬突围”不能单纯依赖政策扶持,真正能救自己的还是企业自身。风电企业的问题应由市场竞争来解决,寒冬期的这一轮洗牌,将会促使缺乏核心技术、产品质量欠佳的风电企业出局。因此,反思既往发展模式的不足,重视技术和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才是真正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的良方。
 
 
    风电作为绿色低碳产业的代表,未来的发展空间无可限量。任何一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过热的阶段,目前风电的困局只是让这个行业由过去非理性“野蛮生长”的状态回到正常理性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提醒我们,风机设备企业“中国制造”的老路不能再走,要走出“寒冬”,需要企业尽快摆脱关键技术依靠国外、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缺乏等问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降低产品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以便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发展。
 
 
[ 市场研究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中自网市场研究部

电话:0755-82904254
E-mail:research@ca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