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网

热门搜索:电力  研究报告  变频器  plc  低压变频器  石化  交通  低压 

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数据资讯

市场研究

去年国内多晶硅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4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5-10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浏览次数:46733
    
    2012年,受下游光伏市场疲软影响,国内外多晶硅产业持续低位运行,全年总产量6.4万吨,同比2011年的8.4万吨下滑23.8%。国内企业竞争能力明显不足,2012年国内多晶硅市场需求总量约14.5万吨,同2011年基本持平;多晶硅2012年进口总量8.28万吨,同比2011年的6.46万吨增长28%,多晶硅市场大半被国外企业所蚕食,国内企业市场占有率降至近4年来最低。国内企业大面积停产,企业普遍亏损,平均产能利用率不足40%,产业整合压力增大。
 
 
    问题:下游疲软 产能过剩
 
 
    2012年国内多晶硅市场需求总量约14.2万吨,国内多晶硅市场大半被国外企业所蚕食,国内企业市场占有率降至近4年来最低。
 
 
    从企业发展情况看,我国有3家多晶硅企业的产能超过1万吨。其中,江苏中能产能6.5万吨,产量3.7万吨,占国内总产量的61%,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企业;洛阳中硅、大全新能源、亚洲硅业产量均在4000吨左右。这4家多晶硅企业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近60%,产量则约占据全国总产量的82%。
 
 
    从市场占有率情况来看,尽管产能、产量上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国,然而,企业普遍竞争能力不足。2012年国内多晶硅市场需求总量约14.2万吨,同2011年基本持平;多晶硅进口总量8.28万吨,同比2011年的6.46万吨增长28%,国内多晶硅市场大半被国外企业所蚕食,国内企业市场占有率降至近4年来最低。
 
 
    从进口情况来看,下游市场疲软、国际大厂加强倾销是造成国内多晶硅价格持续下滑、国内企业经营困难的主要因素。从国内市场来看,国内多晶硅的实际产量仍然远小于需求量。然而,一方面,多晶硅价格持续下跌,国内厂商实际成交日趋艰难;另一方面,国内多晶硅进口量却屡创新高。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12年1~12月份我国共进口多晶硅8.28万吨,同比2011年6.46万吨上升28.1%;1~12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额为21.0亿美元,同比2011年38.0亿美元下降44.7%;多晶硅进口单价逐月递减,2012年多晶硅平均进口单价25.3美元/千克,同比2011年58.8美元/千克下跌了57%。
 
 
    从企业竞争力来看,我国多晶硅企业生产成本差别巨大,产业呈现结构性过剩。
 
 
    我国多晶硅企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其中生产成本在120元/千克以内的企业有一两家,产能占总产能的40%;成本120元~180元/千克的企业有8~12家,总产能占比约为30%;其余数量上占70%的多晶硅企业,生产成本在180元/千克以上,部分企业的生产成本仍在200~300元/千克之间。而从产能分布统计来看,目前我国光伏企业产能在3000吨/年含3000吨/年以内的企业数量约占60%,产能占比18%;5000吨/年以上的企业数量约占 20%,产能占比70%。数量上,我国多晶硅企业仍以小企业为主。
 
 
    从技术进步情况来看,我国多晶硅产业技术进步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单线规模、单体装置能力不断提升;二是设备国产化不断提高,新建生产线投资成本更低,技术更先进;三是能耗物耗不断降低,产品成本下降明显,目前全国在产的多晶硅企业的平均综合电耗由2006~2007年的300千瓦时/千克,已经下降至2012年的150千瓦时/千克以内,下降幅度达到50%。生产成本也大都已经控制在130~180元/千克左右,其中部分先进企业的甚至已经低于120元/千克,而在2006~2007年的时候基本都在400元/千克以上;四是重视技术改进和新技术研发,大都数企业都在力所能及地进行技改,部分企业也投入开展了硅烷法、流化床等技术的研发;五是污染的问题早已得到解决,副产物四氯化硅等都在生产中循环利用,企业也多渠道开发多晶硅副产物制备高附加值产品,增强综合竞争力。
 
 
    建议:扩大市场 集约发展
 
 
    建议国家出台进一步鼓励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扩大光伏与多晶硅应用的市场,引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多晶硅产业正处于产业调整的关键时期,但结构调整困难重重。多晶硅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旦建成,通过兼并整合的方式很难起到规模经济或达到互补的效果,“与其兼并不如新建”是行业的共识。因此,多晶硅行业结构调整的退出机制很难建立,“破产”则成为经营困难的多晶硅企业的唯一退出途径。在当前产能相对过剩矛盾的催化下,我国多晶硅行业结构整合逐步走向深入。小企业出局,大型企业则继续通过扩大规模、技改提升技术,走集中化、集约化的路线,产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增强。
 
 
    要在产业结构升级中求得生存,首先最根本的是提高产业技术和装备水平,重点加强企业的系统集成、能耗综合利用、低电耗还原、副产物综合利用、硅烷法、流化床法等装置及工艺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相关设备和配套材料的国产化,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为核心,加快技术升级;其次,推进产业的合理布局,鼓励企业向能源成本低廉地区转移,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向下游产业链延伸,降低经营风险。
 
 
    同时,建议国家出台进一步鼓励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扩大光伏与多晶硅应用的市场,引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消费者对多晶硅的“双高”认识,积极扶持多晶硅企业的发展。加快推进多晶硅贸易壁垒调查,完善相关“反规避”手段,确保贸易壁垒调查的有效推进,维护自由公平的贸易环境。发挥市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从政策上扶优扶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鼓励优势企业在直购电、自备电厂、技术改造、资金扶持、金融信贷等方面享受政府的支持。对于企业技术研发、技改等在资金上给予更多扶持。积极鼓励企业强强联合,改善企业资本结构。调整多晶硅税收政策和出口退税率,提高多晶硅产品竞争力,从更多角度引导和鼓励多晶硅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扩大我国企业生产多晶硅在国际市场的产品占有率,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 市场研究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中自网市场研究部

电话:0755-82904254
E-mail:research@ca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