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的车型和品种将更加丰富,预计上半年将与2013年同期持平或略有增长,全年能够实现5%~10%的增长,汽车零部件出口则能够实现10%以上的增长。
2013年我国汽车行业整车、零部件及零附件进出口总额1357亿美元,同比增长6.1%。进口818.9亿美元,同比增长5.5%;出口538亿美元,同比增长7%。其中:
汽车整车进出口总额为616.8亿美元,同比增长0.64%。进口整车119.3786万辆,同比增长5.6%,进口金额为488.6亿美元,同比增长2.7%;出口整车94.4429万辆,同比下降6.9%,出口金额为128.1亿美元,同比下降6.4%。
汽车零部件进出口总额为740亿美元,同比增长11.4%。零部件进口金额为330亿美元,同比增长10%;零部件出口金额为410亿美元,同比增长12%。
出口贸易壁垒增多
海外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外部经济环境不佳,发达国家经济体经济活动虽有启稳迹象,但仍在低位徘徊。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受全球经济拖累,经济活动难以摆脱较弱局面,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特别是2013年下半年以来,需求出现进一步下滑。
贸易壁垒增多。中国汽车价格竞争的优势,满足了多数发展中国家汽车普及的需要,短时间内快速进入了很多地区,从而引起了一些国家或相关利益体的警惕,我汽车出口正遭遇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和摩擦。例如,巴西政府明显针对中国汽车的工业产品税政策,厄瓜多尔采取的乘用车进口配额政策等。
海外售后服务仍较薄弱。海外市场的售后服务网络不健全,备品备件供应不全、不及时,售后服务不到位,是制约汽车企业“走出去”的瓶颈。特别是对于一些刚刚进入的新兴市场,是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可以认为,未来的市场竞争是售后服务网络和服务水平的竞争。
出口产品水平和档次不高,发达国家市场仍难以突破。西欧、北美等发达地区汽车市场,排放、安全、技术等标准要求较高,企业进入的认证过程耗时长,程序繁杂,费用高;同时,这些地区的市场饱和度较高,品牌结构比较稳定,中国企业在市场开拓过程中面临众多困难,从目前看,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尚不具备大规模进入的条件。
汇率波动提升成本压力。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上升,今年以来,已升值1.73%,人民币对日元升值约20%,人民币对韩元升值约10%。企业出口利润大幅收窄且有很大不确定性,企业出口信心受挫,开拓国际市除极性降低。
出口秩序需要规范。出口企业实力参差不齐,数量众多,必然会带来竞争加剧甚至恶性竞争的问题,造成企业整体利润降低,品牌形象受损,不利于国际化的可持续战略。因此,出口秩序的规范需要更加严厉的措施,对故意扰乱出口市场,恶性价格竞争,以及极端不负责任的企业要有惩罚措施,维护中国产品的整体形象。
海外运输困难。随着汽车出口量的不断增加,海外运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汽车大批量出口的因素之一,并且短期难以改变。目前,国内能够批量运输的滚装船运力较少,大部分滚装运输船队控制在国际运输巨头手中,而这些企业大多与跨国汽车企业巨头具有股权关系,因此运力优先满足关联企业,导致我国的多数汽车企业出口海运只能被动接受拼装,且价格较高,大幅增加了企业的运输成本,而且影响交货期。
积极转变出口增长方式
当前,世界经济前景虽有启稳迹象,但仍有波动,缺乏拉动引擎,全球经济活动摆脱较弱局面尚需时间,市场信心不振,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客观上严重影响了我国汽车出口行业。另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中国汽车出口的种种壁垒不断出现,2014年国际汽车市场总体仍存诸多不确定因素,我国汽车出口行业总体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根据汽车出口行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出口特点,结合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中国汽车出口行业形势越是困难,越有利于我们发现和分析问题。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汽车出口厂商面前也存在着很多新的发展机遇,包括中国机电商会汽车分会、中国汽车生产制造厂、汽车出口商在内的中国汽车出口行业应该进一步坚定信心,积极主动,勇于创新,全面做好2014年上半年市场开拓、订单落实、合同执行、订单储备等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平稳开局、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机电商会汽车分会和相关出口企业正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抓?遇、克服困难、创新发展。
首先,各汽车出口厂商努力抓?遇,转变出口增长方式。中国主要汽车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对外投资,通过对外投资和并购、对外技术输出、对外产能输出,不但能够变单纯的汽车产品出口模式为产品、服务、生产和管理综合的高附加值出口模式,而且能够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有效规避各类贸易壁垒。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模式可以获得国外市场的服务网络、市场先机;可以直接获得国外企业的系统平台,包括研发、设计等高端环节。跨国投资正成为国内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这种趋势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普遍。
其次,行业组织积极响应汽车出口厂商发展的需要,积极研究、推动解决我国汽车出口运输问题。
2013年,机电商会汽车分会组织主要汽车出口厂商、航运企业、船厂和相关投资方对该问题进行了共同研讨,达成了各方应共同努力为我国汽车出口创造良好的运输条件的共识,提出了为克服运输问题,各方共同努力的方向。
2014年,商会将继续推动解决出口汽车运输问题,力争找到切实可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路径,并开始筹备实质性操作。
再次,争取信贷支持,形成产业联盟,以项目带动、促进汽车出口。
商会将加大工作力度,在汽车行业深入宣传、贯彻国家促进大型成套设备的一系列出口信贷、保险等专项安排和特殊政策,着力解决融资难等问题,引领汽车出口企业灵活利用出口信贷政策,扩大出口,同时推动汽车行业结合国家政策实现大批量、大规模出口,推动上下游企业联合,在适当时间组织上下游企业对接会、交流会,形成产业联盟“走出去”,把量做上去,形成以项目带动出口的可持续发展局面。
机电商会将积极与国家政策性银行、保险机构和各商业银行研究、探讨促进汽车出口的新机制、新思路,并将组织汽车出口企业与银行、中信保的对接会,沟通思路,交流经验,共同研究解决金融支持汽车出口的具体举措和行之有效的办法。
总之,2014年我国汽车出口贸易仍会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面临种种困难和新老问题,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但是中国汽车行业“走出去”的目标不会变,“走出去”的步伐不会变慢,对外贸易继续发展的大趋势更不会改变。
出口仍以一般贸易为主
2013年全年,我国汽车出口仍然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从数量来看,以一般贸易方式共出口汽车86.7248万辆,同比下降7.7%,占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91.8%,份额有所提高。出口金额103.6亿美元,同比下降3.5%,占我国汽车出口总额的80.9%,出口平均价格1.19万美元/台、辆,同比增长4.5%。
加工贸易方式出口金额16.68亿美元,下跌8.6%,占全部出口的13%,出口数量6万辆,同比增长21%,占比为6.4%,出口平均价格2.74万美元/台、辆,同比下降25%。数量虽然上升幅度较大,但出口金额出现下跌、平均价格跌幅较大。
对外承包工程项下出口金额4.3亿美元,占到3.3%,同比增加6.3%,出口汽车6752辆,基本持平。
汽车出口贸易方式还有边境小额贸易、国家间无偿援助和捐赠及特殊监管区贸易等,但数量、金额都不大。
与2012年相比,2013年我国整车出口目的地仍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但排名在前的几大市场发生了一定变化。俄罗斯和阿尔及利亚继续保持去年的排名,居第一、第二位,出口金额同比分别下降23%和14%;智利由第七上升为第三,金额和数量分别增长28%和26%,上升幅度最大;伊朗由第三下跌至第四,金额和数量分别下降41.8%和33.6%,下降幅度很大;沙特阿拉伯上升一位,排名第五,金额和数量分别下降13.5%和15.6%。
俄罗斯市场再次下滑,金额和数量同比分别下降23%、23.8%,下降幅度较大。伊拉克、委内瑞拉、伊朗、土耳其、埃塞俄比亚等我国汽车出口的传统市场均出现大幅下滑。越南、尼日利亚、泰国等传统市场则实现了20%甚至30%以上增长。其他国家如秘鲁、缅甸、哥伦比亚、安哥拉、菲律宾等基本与2012年持平。
另外,巴西在大幅提高汽车工业产品税后,排名从2011年我国汽车第一大出口市场的位置跌落至第11位后,没有实质向好,继续跌落,目前排名第15,从短期来看,巴西市场难有明显恢复趋势。
中国汽车生产厂商自开拓国际市场起,为了迅速打入国际市场,将低价、质差、无服务的产品投入到国际市场,因此造成国际市场对于中国制造普遍存在着价格低、质量差、安全舒适性差、技术含量低的印象和误区,这种印象和误区直接影响了中国企业的整体形象,使我国的产品定位于低端消费和发展中国家市场,这种局面在短期内难有明显改观。
主要出口市场也是集中在亚洲、非洲等传统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欧洲仅大规模进入俄罗斯等较为低端市场,暂时难以进入西部欧洲、北美等高端市常近年来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开拓虽有所突破,但仍以发展中国家、传统产品为主。
2013年汽车整车出口金额最大、数量最多的企业为上海吉利美嘉峰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金额排名第二的为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数量出口排名第二的为重庆力帆进出口公司,奇瑞汽车出口数量则排名第三,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位居出口金额第三。
从具体车型来看,小轿车出口数量最多的企业是吉利汽车,达14万辆,同比增长20.6%,金额同比增长了18.6%;奇瑞汽车则在出口数量和金额上都位居第二位,但同比下降都达到了42%,失去了第一的位置。位列第三的是上海通用东岳汽车。
载重车出口数量重庆力帆第一,长城汽车第二,安徽江淮第三;金额上长城汽车最多,北汽福田第二,安徽江淮第三。大、中型客车方面,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出口数量最多,沈阳华晨金杯出口数量第二,北汽福田第三;出口金额最多的是郑州宇通,第二是厦门金龙联合汽车,第三是苏州金龙。九座及以下旅行小客车出口数量最多、金额最多的是重庆力帆,其次是上海通用五菱和长城汽车。
商用车出口方面,从金额来看,排在第一位的是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北汽福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分列第二、三位;从出口数量来看,重庆力帆位列第一,长城和安徽江淮分列二、三位。
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出口方式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海外投资建厂、SK出口等模式越来越成为现实选择和战略抉择。新兴汽车生产企业和传统汽车企业纷纷适应形势,抓住时机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大力推动出口方式升级和转型,积极转变出口模式,因地制宜走上海外建厂这一必由之路,并提出了明确的海外规划布局和明确的目标,有的海外工厂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与国内工厂实现了良性互动。
出口规模有所下降
受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及部分市场贸易壁垒增长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2013年上半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增速明显回落,下半年则由升转降,年底亦未能扭转颓势,出口金额、数量双双出现下降,全年总体呈现负增长。出口整车数量为94.4429万辆,同比下降6.9%;出口金额为128.1亿美元,同比下降6.4%。
与全国汽车产量、销量相比,全年汽车出口数量仅占产销量的4.27%、4.52%,都未到5%,微乎其微,与国内其他行业相比也存在差距,同时占比有所下降。
1~12月份,我国商用车出口83.95亿美元,共出口38.9360万辆,虽然同比分别下降10.9%、8.9%,但仍然占到整车出口总额的66%,近2/3,数量占比则达到41%,是我国整车出口的绝对主力军。
从出口金额看,载重车仍稳居我国整车出口第一大类车型的位置,出口金额40.2亿美元,占整车出口总金额的31.4%,但同比下降14.7%;从出口数量看,轿车出口最多,全年共出口42.4683万辆,同比下降14%,出口金额共31.2亿美元,同比下降13%。载重车和轿车出口数量、金额由升转降,下降幅度均在两位数。
从增长速度看,旅行小客车出口快速增长,成为2013年汽车出口亮点,出口数量上,共实现出口10.5万辆,同比增长46.5%,出口金额8.4亿美元,同比增长59.5%;大中型客车也表现不俗,仍然实现了较快增长,全年共出口6.3万辆,同比增长15.8%,10~19座的中型客车是主要出口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