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040亿元,同比增长42%。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52%,已连续46个月累计同比平均增幅超过50%。
与此同时,中国快递业的基础能力建设也在持续加快。去年全行业共改扩建转运分拨中心185万平方米;新增干线车辆1.2万台;高铁快件班列覆盖全国65个城市、日运输能力达2000吨;新增货机专用航线40余条、合作航线200余条,快递专用货机增至68架;从业人员增加超过20万人。“最后一公里”投递难题也在逐步解决,末端投递方式不断创新,去年全年投入使用智能快件箱1.5万个,派件量占到总业务量的1%。
2009年-2014年全国快递产业值及增长率
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13.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9%,增幅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47.8万亿元,增长8.6%,回落0.8个百分点;上半年101.5万亿元,增长8.7%,回落0.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158.1万亿元,增长8.4%,回落1.1个百分点;全年呈现稳中趋缓的发展态势。
从公路货运市场来看,受公路货运周转量增速回落影响,2014年,公路货运价格指数呈现前高后低、总体趋降的基本走势。2014年最后一周,林安道路运价总指数为106.13,较2013年年末最后一周下降约10个百分点左右,较2014年年初第一周下降1.6个百分点。
1-11月份,重点物流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0%,低于主营业务成本增速0.1个百分点;重点物流企业收入利润率为5.0%,高于去年同期0.9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表明我国重点物流企业费用压力依然较大,盈利能力整体较弱,但有所改善。其次,物流业增加值较快增长。2014年物流业总收入7.1万亿元,同比增长6.9%,保持平稳增长。物流业增加值3.5万亿元,可比增长9.5%,保持较快增长,其中,交通运输业增加值2.4万亿元,可比增长8.3%,贸易物流业增加值6781亿元,可比增长7.9%,仓储业和邮政物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8%和35.6%。
2015年全年LPI平均值会保持在54.7%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将达到3.24万亿元,同比增长8%,效益增长势头减弱;社会物流需求旺盛,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社会物流总额约为229.8万亿元,同比增长8%;社会物流运行效率逐步提升,社会物流总费用将达到10.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9%。
2.应用状况
仓储物流设备主要包括体货架、堆垛机、室内搬运车、出入输送设备、分拣系统、升降设备(提升机或升降机)、以及计算机管理和监控系统,这些设备可以组成半自动化、自动化、机械化的仓库,来堆放、存取和分拣物品。其中,主要应用在输送设备、堆垛机、分拣系统。
输送机控制系统根据作业命令对各段输送机的协调动作进行优化控制,以完成输送、分岔、合流、暂存、联锁保护等各项任务。
堆垛机通过对货物进行存、取和转移,完成入库、出库等功能。堆垛机具有3大机构:运行机构、升降机构、货叉伸缩机构。运行机构和升降机构使堆垛机到达指定货位。货叉伸缩机构和升降机构组合完成存取作业。运行机构与升降机构的速度控制通过两台步进电机进行控制,货叉伸缩机构采用一台直流电机进行控制。
堆垛机具有自动认址与精确定位功能,从而实现高精度控制。堆垛机控制系统对堆垛机运行方向、运行速度、自动认址及货物的存取进行优化控制,具有安全联锁保护及故障诊断和报警处理功能。
分拣系统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管理模式,将传感器、plc、计算机、网络、电子拣选等硬件和软件模块相结合,以适应分拣系统的工艺要求和管理要求。该系统的总体任务是:本控制系统具有设备控制的准确性、可靠性、易用性的特点,同时也具有物料和设备的完善信息管理的特点。
3.物流行业应用前景
2014年9月12日,《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中长期规划》)正式发布。这是继2009年《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以来的又一个指导物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长期规划》把物流业定位于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物流业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标志。
“一带一路”将推动国际物流发展,积极构建服务于全球贸易和营销网络基础设施工程基建类项目是中国走出去的主要抓手之一,包括建筑、交通、装备制造、水利工程等方面。只要中国企业有业务订单的地方,就需要跨国物流企业的支持。因此国际网络齐全是跨境物流业的重要核心竞争力之一。如果再辅助门槛极高的工程工业品跨境运输,则企业将可筑起宽阔的护城河。在跨国贸易方面,中国已是世界第一货贸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