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武举出了一系列关键数字:今年1~7月,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6.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固定资产投资9031.3亿元,同比增长30.9%;进出口总额3725亿美元,同比增长8.5%。上半年,全行业实现利润3598亿元,同比下降15.4%。
在他看来,当前传统产品与高端产品的失衡、成本增长与安全环保要求提高的矛盾、创新能力与创新体系不完善,构成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面临的三大挑战。
三大挑战制约行业发展
李勇武说,总的来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发展的市场潜力大、动力基础强、政策环境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也面临一些严峻挑战。
传统产品产能过剩与高端专用化学品缺乏的结构性失衡同时并存。目前,多数传统石油和化工产品已由“整体数量短缺”转变为“结构性过剩”,产业结构同质化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较为严重,装置开工负荷较低。另一方面,高端专用化学品却相对短缺,其中部分产品进口依存度较高。产能过剩大幅拉低了市场价格,扭曲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加剧了无序竞争与资源浪费,造成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
成本增长较快与安全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双重压力同时并存。今年1~7月,全行业销售成本达到4.8万亿元,同比增长13.2%,超过收入增速2.7个百分点,增加了企业负担,削弱了市场竞争力。同时,社会对安全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面临更加严格的安全环保法规与政策,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企业“调结构、转方式”,但是对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盈利能力不高、资金相对短缺的企业来说,短期内增大了企业的生存发展压力。
企业创新能力较弱与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的体制机制障碍同时并存。技术创新是加快“调结构、转方式”的中心环节,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相比,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从行业整体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科研成果工业化、产业化程度较低,特别是技术集成和工程转化能力较弱,已成为全行业加快“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制约。
转型升级机遇难得
在李勇武看来,目前,尽管世界经济还没有形成稳定回升态势,中国经济也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作为国民经济的能源产业、基础原材料产业和支柱产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发展潜力依然很足,特别是在经济加快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是中国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石油和化学工业创造了不断增长的需求。随着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推进,农业、建材、汽车、纺织、轻工等相关产业都对石油和化工产品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同时,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居民消费结构日益得到改善,对石油和化工产品,特别是对高端化学品的需求,将在较长时期保持快速增长,为中外企业创造出新的更大的市场空间。
二是中国政府的积极引导与大力支持,为石油和化学工业转型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近两年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划与政策措施,鼓励淘汰落后产能,鼓励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页岩气、生物质能、高端专用化学品以及现代煤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规划与政策的出台,为中外企业转型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今年1~7月,有机化学原料、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等行业的投资增长明显加快,特别是有机化学原料与合成材料行业的投资增幅分别达到65.5%和65%,远高于其他传统行业。
三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具有创新发展的内在活力与强劲动力。我国形成了包括油气开采、炼油、基础化学原料、化肥、农药、专用化学品、橡胶制品等约50个重要子行业的独立完整产业体系,形成了贯穿上中下游、可生产6万多个(种)产品的比较完备的产业链条,建设了一大批管理优化、特色突出、配套齐全、产业关联度高的化工园区及产业基地。通过改革改制,涌现出许多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股份制企业和企业集团。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在产业体系、产业链条、化工园区、产业基地、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显著发展成就,为行业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更好的融入全球竞争与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旺盛的活力和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