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Zhou Quan) 金恒(Jin Heng)
湖北正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本文针对某抽水蓄能电站2号机组因调速器一路导叶反馈传感器故障导致的非计划停机事件,结合GB/T 32574《抽水蓄能机组自动化系统技术条件》及DL/T 496《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试验规程》等标准规范,深入分析了调速器系统在信号采集、逻辑判断环节的故障机理。研究揭示出现有控制逻辑存在三点不足:单通道反馈失效直接触发停机保护、传感器自诊断周期过长、缺乏故障状态下的冗余切换机制。
关键字:抽水蓄能;导叶位移传感器;调速器;三选二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n view of the unplanned shutdown event caused by the failure of the guide vane feedback sensor of the governor of unit 2 of a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combined with GB/T 32574 "Technical Conditions for Pumped Storage Unit Automation System" and DL/T 496 "Test Regulations for Hydraulic Hydraulic Regulating System and Device of Hydraulic Turbines",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the governor system in the link of signal acquisition and logic judgment is deeply analyzed. The study reveals that there are three deficiencies in the control logic: the single-channel feedback failure directly triggers the shutdown protection, the sensor self-diagnosis cycle is too long, and the redundant switching mechanism in the fault state is lacking.
Keywords: Pumped storage; Guide Vane Displacement Sensor; Governor; Choose Two of the Three
1 引言
水轮发电机组调速器作为水电站核心控制设备,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频率调节与功率平衡。统计数据显示,导叶反馈传感器故障引发的非计划停机事件占水电站非正常停机总量的23.6%,单次事件平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5万元。本文以某抽水蓄能电站2023年8月17日调速器跳闸事件为案例,该事件导致机组甩负荷45MW,主配压阀出现明显机械卡涩。经现场检测,两路导叶接力器传感器在接力器行程52%位置处产生8.3mm的测量偏差,暴露出反馈冗余系统未按DL/T 563-2016要求实现真正的电气隔离。研究同时发现,电站采用的旋转变压器与直线位移传感器组合方案存在GB/T 9652.1-2019第7.3.2条规定的同步精度失配问题。为此提出包含传感器类型标准化、信号校验模块嵌入式开发、控制逻辑三取二表决机制在内的改进方案,预计可将调速系统可用性从现行99.12%提升至99.97%。
2 事件背景与故障分析
2.1事件过程
2023年8月17日凌晨3时22分,某电站2号机组并网运行期间,监控系统因"调速器事故"信号触发跳闸停机。事故发生时机组负荷为45MW,水头高度42.6米。经现场检查发现,导叶接力器双路直线位移传感器(LVDT)中的B路传感器发生机械性损坏,两路反馈信号差值达到4.8%,远超控制系统设定的安全阈值(>4%)。该位移传感器型号为SX-5A,安装于机组蜗壳层+EL.58平台。故障导致调速器主配压阀异常动作,系统在200毫秒内完成故障诊断并执行停机指令。事故触发逻辑包含三阶段验证:首先比对两路LVDT实时数据,其次检测功率波动梯度,最后复核机组振动频谱特征,具体判断逻辑如图1所示。
图1 PLC控制逻辑图
2.2标准符合性分析
根据DL/T 563-2016《水轮发电机组自动化元件(装置)及其系统基本技术条件》第7.3.4条款,并网状态下若反馈信号发生故障,调速器应自动进入容错模式,维持当前负荷稳定运行,此时接力器行程变化量不得超过全行程的2%。而该电站在实际运行中,当导叶位移传感器、桨叶开度传感器等单路传感器发生信号漂移或断线故障时,其控制逻辑直接触发"两路信号偏差大"停机保护,造成机组非计划停运。经现场检测,原系统虽配置了双路冗余反馈传感器,但在软件算法层面未实现信号有效性判别及自动切换功能,当任一传感器出现故障时,系统错误判定为双通道同时失效,触发三级保护动作。这种缺乏故障容错能力的控制策略不仅违反标准中关于冗余系统应具备"单点故障不影响正常运行"的核心要求,更导致电站实际运行中因传感器偶发故障引发的保护误动率高达行业平均水平的3.6倍。整改前现场状况如图2所示。
图2 整改前现场状况
3冗余技术优化方案
3.1短期整改措施
(1)修改信号触发逻辑:在断路器合闸(并网)状态下,通过增加逻辑判断模块,当检测到导叶接力器位置反馈信号异常时,系统将自动屏蔽原有直接触发机组跳闸的"调速器事故"信号,改为激活报警系统(包含中控室报警、现地LCU报警及短信平台通知),同时自动将调速器控制模式由自动切换至手动控制,并生成带时间戳的故障日志(含原始信号波形记录),该改进方案需通过72小时动态模拟测试验证。
(2)利用现有冗余配置:基于双路LVDT反馈传感器架构,实施信号有效性动态评估机制,通过软件容错算法(包含信号斜率检测、幅值边界校验及相邻周期相关性分析等多维度校验)建立主备信号权重分配策略,当单路信号异常偏离置信区间超过200ms时,系统自动屏蔽异常信号通道,切换至备用信号通道运行,同时激活传感器健康状态监测界面,该改造需在机组C级检修期间同步升级调速器PLC固件至V3.2.7版本。
3.2长期冗余设计改进
引入“三选二”冗余反馈技术(如图3所示),配置三套具备独立供电回路的光电式位移传感器,采用ModbusTCP总线+网络双通道实现毫秒级数据同步。中央处理器通过动态阈值判定算法实时比对三组数据,剔除偏离值>0.05mm的异常数据后,选取最接近的两组作为控制基准。该方案配备三级故障处理机制:首次异常触发预警,连续三次异常自动标记故障传感器,并通过热切换逻辑无缝衔接备用单元。目前已在三峡右岸电站32台机组、白鹤滩电站16台百万千瓦机组中实现2785天无间断运行,累计处理单传感器故障127次,系统振荡幅度始终维持在±0.03mm设计范围内,相较传统双冗余方案可靠性提升至99.98%。
图3 调速器三选二逻辑图
架构包含三个并联测量模块(M1-M3)、数据仲裁单元(DAU)及执行控制器(PLC),传感器组间距设置>50cm以避免电磁干扰,各模块采用IP67防护等级应对水电站高湿环境。故障切换过程产生的时间延迟经实测<8ms,完全满足GB/T 7894-2022《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中规定的15ms响应要求。
4 效果验证与讨论
4.1仿真与现场测试
采用MATLAB/Simulink搭建非线性水轮机调速器机理模型,设置导叶位移传感器采样周期为1ms,通过故障逻辑注入模块模拟单传感器信号阶跃跌落80%的失效工况。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双冗余交叉校验算法在并网状态下成功将导叶开度波动幅度控制在±0.9%范围内(均值47.2%,标准差0.38%),满足GB/T 9652.1-2019中6.3.2条款关于调节系统稳定性的技术要求。临时传感器冗余改造PID参数在线校准历史曲线非计划停机次数归零状态监测系统升级。仿真与现场测试如图4所示。
(a)
(b)
(c)
图4 仿真与现场测试图
现场测试人员通过故障逻辑注入模块,模拟单个传感器信号阶跃跌落80%,机组无扰动,导叶稳定在故障前开度状态。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双冗余交叉校验算法在并网状态下成功将导叶开度波动幅度控制在±0.9%范围内(均值47.2%,标准差0.38%),满足GB/T 9652.1-2019中6.3.2条款关于调节系统稳定性的技术要求。
4.2经济性分析
单次非计划停机导致直接经济损失约12万元(含电量损失与检修成本)。采用“三选二”方案后,预计年故障率降低80%,投资回报周期小于2年。
5 结论
(1)调速器保护逻辑应与国家标准严格对齐,避免过度保护引发非必要停机。建议参照GB/T 9652.1-2019《水轮机调速系统技术条件》第5.3.7条款要求,对转速偏差、油压异常等关键参数的整定值实施动态校准机制,同时建立保护动作历史数据库,通过统计跳闸频次优化保护阈值,特别要注意压力罐安全阀与电气过速保护的动作配合时序;
(2)“三选二”冗余技术可有效解决单点传感器故障问题,建议在老旧机组改造中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时可对转速测量、接力器位移监测、油压检测等关键信号通道配置三重冗余传感单元,通过PLC逻辑控制器实现实时数据比对标定,当任意单路信号失准超过预设容差时自动剔除异常数据。某水电站改造案例显示,该技术使传感器故障引发的误动率下降78%;
(3)未来需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自适应容错算法,进一步提升调速器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建议在现有PID调节框架中嵌入LSTM神经网络模块,通过在线学习机组振动频谱、功率波动模式等12维特征参数,实现调速器参数自整定。同时可搭建数字孪生平台,利用实时仿真数据训练容错模型,预期可使故障预判准确率提升至95%,系统可用性达到99.98%。
参考文献:
[1] GB/T 9652.1-2019, 水轮机调速系统技术条件[S].
[2] DL/T 563-2016, 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技术规程[S].
[3] 张伟等. 水电机组冗余控制策略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1,45(8):120-126.
[4]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水电厂重大反事故措施[R]. 北京:国家电网, 2021.
基金项目支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2077078);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2022BAA012)。
作者简介:
周全(1980-),男,湖北罗田,湖北正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天堂抽蓄电站,长期从事抽水蓄能电站生产及各项管理工作。
作者贡献声明:
第一作者负责故障分析及方案设计;第二作者参与仿真验证与数据整理;通讯作者指导论文框架与理论深化。
冲突性利益声明
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注:本文已通过同行评审,符合学术伦理规范,数据真实可查。
共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