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网

热门搜索:PID  plc  传感器  电机  变频器  工业以太网  无线通讯  低压 

当前位置:首页>>应用案例首页>>基础教程>>正文

美国C-V公司给水泵再循环阀(最小流量阀)技术特点

发布日期:2011-09-27   作者:宋栋才   浏览次数:54928
分享到:
【摘   要】:美国D/C-V公司是美国著名的调节阀专业制造厂商,C-V公司经过近100年来的发展, 成为在美国技术领先的专业调节阀制造厂之一, 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美国及世界各地. D/C-V公司研制并生产的最小流量装置在八十年代中期已经推出第三代产品, 其设计思想及工艺水平更趋完善, 尤其是着重考虑到产品的实际应用条件, 因此更受用户青睐. 同时,D/C-V公司长期的运行经验及完备的售后服务更让用户免除后顾之忧。


美国D/C-V公司是美国著名的调节阀专业制造厂商,C-V公司经过近100年来的发展, 成为在美国技术领先的专业调节阀制造厂之一, 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美国及世界各地. D/C-V公司研制并生产的最小流量装置在八十年代中期已经推出第三代产品, 其设计思想及工艺水平更趋完善, 尤其是着重考虑到产品的实际应用条件, 因此更受用户青睐. 同时,D/C-V公司长期的运行经验及完备的售后服务更让用户免除后顾之忧。

D/C-V公司最小流量装置技术特点:

 1.  采用优质材料,运用最新工艺制成的多极套筒阀芯结构具有防气蚀,降噪音,耐冲刷的特点, 在大压差条件下, 利用逐级降压的方法有效控制介质流速.

2.  独特的软密封设计, 使阀门达到完全零泄漏标准, 避免了因为金属密封在长期高压差情况下的微量漏流进而造成阀座密封失控的不足. 软阀座采用美国杜邦公司研制的航天材料, 能抗高温及耐冲刷.

3.  双层密封设计, 采用独特的双阀塞联动装置, 内层阀塞与金属阀座之间形成金属密封, 外层阀塞与软阀座之间形成软密封. 在阀门开启及关闭的瞬间, 始终以金属密封作为节流作用, 从而保护了软密封长期不受冲刷破坏, 保证长期密封严密. 两阀塞用耐高温及高压的弹簧来实现联动作用, 设计巧妙,运行可靠.

4.  由于机组在建成或检修后启动初期, 介质中杂质多, 容易堵塞和损伤制作精密的阀芯, 因此在阀芯入口处设置滤网保护阀芯, 滤网为高强度双层不锈钢网, 通流能力为阀门设计最大流量的两倍. 此滤网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证明对阀芯的保护作用非常有效, 避免了不必要的损伤及维护.

5.  气动执行机构采用D/C-V公司制造的薄膜式执行机构, 体积小, 重量轻, 便于维护.

      D/C-V公司的最小流量装置已在国内近50个电厂应用, 效果良好, 尤其在上海石洞口二厂600MW超临界机组使用近10年仍然性能优良, 足以说明D/C-V公司产品同时具备巧妙的设计思想、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可靠的质量.

 D/C-V公司最小流量阀分几级减压及最后一级减压后流体流经阀座时的速度问题:

      D/C-V公司最小流量阀的结构设计为流体流动方向从内向外流, D/C-V公司的这种设计具有非常显著的优点:

       对于最小流量阀, 我们必须保证阀座在关闭时密封严密, 而保证这一点的最好办法是减少流体流经阀座环时的冲刷破坏。 当阀门处在打开位置时, D/C-V公司最小流量阀的结构设计决定了流体是流经阀座之后再进行多级减压的, 这样的设计目的是把流体经过阀座时的流速控制在最低限度, 减少流体对阀座的冲刷。 而另外一种设计思想是流体从外向内流的迷宫式结构, 这种结构决定了流体是经过减压后再流过阀座, 这时的流体经过减压后体积急剧膨胀, 再加上最后一级在某些工况中不可避免产生的闪蒸现象, 使得流体流经阀座环的速度比前一种结构快得多, 如果考虑闪蒸工况, 两者速度至少相差一个数量级。 以如此高的流速冲刷阀座及阀塞, 相对更容易对阀座及阀塞的密封面造成破坏。 这也是为什么D/C-V公司最小流量阀能做到0-100%全程调节功能, 而其他大部分公司产品只能做到15-100%调节,在0-15%开度时要求快开,不能调节.

 对于分级减压的问题, 我们认为之所以采用分级减压主要是:

1.解决气蚀问题,

2.控制闪蒸。

      对于气蚀问题, 多级减压的目的就是防止气蚀产生, D/C-V公司根据阀前阀后的压差来计算所需的减压级数, 从两级到六级不等, 以保证流体流经每一级时的最低压力都被控制在高于汽化压力的一定范围内(其中考虑了流体压降时的恢复系数), 而且保证在用户提出的每一种工况下均不产生气蚀现象。 这次D/C-V公司的最小流量阀是7层6级减压阀芯。 事实上, 只要能达到防止气蚀,控制流速的目的, 不管6级减压还是20级减压, 都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于闪蒸问题, 闪蒸现象是由于某些工况中,阀后压力低于汽化压力所造成的, 不管何种结构的最小流量阀, 都不能避免闪蒸现象的产生, 除非阀后采用提高背压装置。 我们要做的是把闪蒸控制在最后一级出口, 并加强阀芯的抗冲刷能力。 由于D/C-V最小流量阀结构决定了闪蒸产生在多级减压装置的最后一级的出口, 闪蒸后的流体不经过阀座, 故阀座不受汽化后的高速流体冲刷危害。 尤其在小开度工况及关闭过程中, 这种优势更为明显。 另一方面, 由于流体流经阀芯时流道逐渐扩大, 它的出口流道截面积比阀座环的截面积大得多, 所以我们能很好地控制最终流速, 即在15米/秒以内。

 关于D/C-V公司放弃第二代小流量阀的原因:

      D/C-V公司与1939年开始和一家日本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并在其后的40-50年代间与CV公司就生产、管理及销售方面全面合作。美国CV公司将全套的第二代小流量阀的技术图纸和生产过程有偿转让给这家公司,每年均有日方人员到CV公司进行技术培训。这种合作的范围包括技术、生产和销售。此合作关系截止1996年,原因是该家日本公司被另外一家公司收购,CV公司无意再与之保持这种关系。该公司目前小流量阀依然采用原来CV公司的第二代产品。

      CV第二代小流量装置系单阀座单阀塞结构,此结构不能满足零泄漏的要求,况且其软密封装置未有保护措施,当阀门关闭之时,对软密封的冲刷是尚未解决的问题。此种结构,日方宣称能做到零泄漏,但作为技术输出方,我们认为是不切实际的。这种我公司的第二代产品,自从80年代已经不应用在电站最小流量装置上,主要原因就是其无法保证零泄漏且无法长期有效的承担最小流量阀两侧的大压差。CV公司从1987年投放市场的双阀座双阀塞结构解决了上述问题。

       综上所述, D/C-V公司设计制造的第三代最小流量阀充分考虑了阀门在实际运行中所面临的问题, 利用特殊的结构及流动控制方式来解决气蚀, 闪蒸, 流速及对阀座的冲刷问题, 以保证阀门及系统长期安全经济运行。 这一点在长期的实际运行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 应用案例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