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网

热门搜索:PID  plc  传感器  电机  变频器  工业以太网  无线通讯  低压 

当前位置:首页>>应用案例首页>>专业论文>>正文

SafetyNET p 可实现安全、开放、实时的工业以太网

发布日期:2011-09-27   作者:Pilz Automation   浏览次数:50516
分享到:
【摘   要】: 当今,以太网是全世界办公室通信的标准。它不仅用于办公室中的个人计算机和外围设备,还用于分布式服务或互联网和内部网等的通信。使用以太网兼容设备的年增长曲线已经达到每年增长一倍的趋势,并且预测在来年这种趋势还将继续保持。

当今,以太网是全世界办公室通信的标准。它不仅用于办公室中的个人计算机和外围设备,还用于分布式服务或互联网和内部网等的通信。使用以太网兼容设备的年增长曲线已经达到每年增长一倍的趋势,并且预测在来年这种趋势还将继续保持。
  以太网本身已经被证明是可适合多种用途的、经济的和灵活的媒体。有着宽范的实用程序(电子邮件、数据传输、声音和视频通信)、设备类型(个人计算机、打印机、数码相机、服务器、电话)、和传输介质(铜线或光缆、射频或激光),能够根据需求来选用。
  我们从日常的语意上理解了以太网所表达的全部属性和实用范围,然而,从专业技术角度来看,它只是构成了基本的通信,包括通信介质(OSI 层 1 上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OSI 层 2)。所有其它实用程序,例如 TCP、SMTP 或 FTP 都使用以太网,并在以太网的基础上进行构建。


以太网用于工业通信中
  与办公室通信不同,工业和过程自动化基于各种不同的现场总线系统 (例如:ASI, CAN, DeviceNet, Interbus, LON, PROFIBUS)他们自己建立了对应的专门用途(例如:驱动技术或安全技术)带有附加特性的特殊版本。通常这些现场总线彼此之间并不兼容。
  如果谁认识到以太网作为网络,在其上的各种设备和实用程序处在同一的介质中,可以彼此通信,工业以太网的想法看来也就是完全自然的事情了。由于以太网现行标准形式的技术限制,为了适应工业目的,还必须增加某些基本原理。必须既适用于既有的应用,又适用于新的应用。既有的办公室环境下对健壮性和可靠性提出的需求,远不能满足人们在汽车制造厂或电站等复杂多变环境下的需求。
  工业以太网基于实际的性能特点、布线结构、和可用的办公室通信设备,然后增补上现场总线布线的标准性能,这包括线性结构,不使用交换机或是集线器,或是用更高的保护类型 (IP65/67)定义健壮的工业连接技术。当然,可以预料,办公室通信中使用的设备,例如交换机、集线器、打印机、笔记本计算机等仍然可以使用。
  对于各种可用性能,支持实时通信绝对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实现较高动态的驱动应用,需要确实保证扫描时间是100s或更少(译者注:100s怀疑应是100us),直接集成一个安全协议用于机器的安全目的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个安全协议对于信息交换是必需的,用于保护人身、机器和环境免于危险。
  对于动态网络,还要求用户能够登录和注销,或是允许登录用户改变到另外的供电电源。使用常规的现场总线,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对于模块化系统的目的,独立单元、设置方式、或者是诊断,用户仍然希望实现从一个登录者到另一个登录者的数据交换,不需要中央控制器。
  综合以上的全部需求,最终的愿望是,一个集成的、经济的和灵活的解决方案可以普遍用于办公室和工业环境。为了满足这个需求,绝对必要的是,要有相应的驱动和开放的标准,使得每一个厂商能够使用这些技术。SafetyNET p 采纳了全部这些需求。
  基于上述需求,德国的 Pilz 公司制定和研发 SafetyNET p ,使其成为一个带有最优帧数据的开放网络。为了确保这个系统是开放的和广泛普及的,整合内容受到"安全网络国际"(Safety Network International e. V)的支持,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安全网络用户组织。这个组织向自己的成员厂商提供产品中性的、集成的、实用程序和研发支持。


SafetyNET p 是什麽?
  SafetyNET p 是作为工业环境下的实时以太网来研制的,源自 SafetyBUS p 安全总线系统所确立的技术受到尊重和提炼。因此,SafetyNET p 是一个基于以太网的工业网络,能够具有实时和安全的功能。
  为了满足不同需求,SafetyNET p 支持两种类型的通信。SafetyNET p RTFL 格式被优化可以极快速的通信,适用于高度动态的应用。RTFN 也提供经由任何以太网的通信能力。两种版本彼此兼容,并且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
  在 SafetyNET p 中,单独的设备按线性结构连接。如果需要分支,能够使用一个标准的交换机来创建。因此它不仅具有标准的工业线性拓扑结构,而且还具有更灵活的树状或是星状拓扑结构。标准的以太网设备既可以连接到 SafetyNET p 线缆上最接近的用户插座上,也可以连接到经由交换机后的任何点。标准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打印机、录像机等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以太网帧,这包括全部熟知的个人计算机上的程序,例如,电子邮件、FTP、互联网、视频,就像其它工业以太网的版本一样,提供使用这些以太网帧。
  在 SafetyNET p 中明确地提供了动态检测和网络结构管理。例如,如果需要,能够接入维护设备,对于移动应用或是工装改变,这也是绝对必要的。
  SafetyNET p 的通信结构不使用集中的 PLC 。对等的数据传输方式使得能够进行分散的数据处理。因此,复杂的工厂能够具有模块化的结构,并且灵活地按照模块来决定尺寸、设计和调试。分散处理的良好效果是,处理过程可以被看作是对本地事件的反应,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非常快的。
  为了更好的保护投资,已有的现场总线设备,使用代理后可以经由 SafetyNET p 同其它的工厂部门通信。这个方法使得 SafetyNET p 能够访问相关的现场总线的数据。
  安全功能和实时功能两者都使用 SafetyNET p 的实时能力。当使用 SafetyNET p RTFL 和 SafetyNET p 协议的芯片时,支持 62.5 s 的扫描周期(译者注:怀疑应该是62.5us ) 。不需要这么高实时性能的设备,能够使用通常的 SafetyNET p RTFN 中的以太网接口。连同软件驱动,实现安全协议,这描绘出了一个灵活、成本效益好的前景。


应用
  在工厂自动化部门,重要的是,能够连接制造单元,在运动控制区域,为了加速传感器-执行机构回路,大多数情况下组建成线性结构。SafetyNET p 自身的 RTFL 结构非常适合这种情况,因为在线性结构下它能提供非常高的实时能力。如果要连接移动设备,例如卡车或是工装转换设备,SafetyNET p 经由交换机也能够很容易做到。同样还可以用于维护用的笔记本电脑和其它调试工具。
  在 SafetyNET p 上,工厂自动化中无处不在的安全信号在同一种介质中传输。单独的生产单元或是制造单位的互相连接对于整体加工过程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在 SafetyNET p 上,单元经由 RTFN 连接。如同 RTFL 中一样,在这种方式下,每一个登录者访问其他登录者的数据,就好像在其它的制造单元上一样。与此同时,TCP/IP 交换也能够实时和数据安全。
  因此,对于工厂设计,SafetyNET p 提供一个通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从传感器直到控制层,全部实用程序能够通信。能够对 SafetyNET p 分段也就意味着,消除了个别部分的反馈,有益整个工厂的维护、
  加工工业的需求,部分取决于工厂的结构,还取决于信号的数量。有效的工厂设计要求灵活的拓扑,能够使用 SafetyNET p 表现任何类型的树状结构。能够在任何一个点上使用交换机来制造分支,感谢识别现有拓扑结构的自动机制,调试和维护都极为简单。管理每一个登录者连同它自身单独所有的周期长度的能力,允许同时使用高性能的设备以及低功耗低价的设备。由于全部设备都经由 SafetyNET p 通信,在所有的时间、在控制室中访问每一个登录者,都能够有保证。
  其它总线拓扑结构的子网能够经由网关纳入。SafetyNET p 的开放性质保证了这些网关能够支持所有的系统。冗余的布线和设备能够用于优化某个局部或是整体网络的效能。大量的电缆和连接器也能够在户外使用(IP65)。凭借从办公室通信所熟知的以太网元件能够实现光缆连接或是射频链接。


SafetyNET p 的特点:
* 各种以太网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数码相机或是打印机等都能够连接到一个SafetyNET p 网络上。
* 所有基于 IP 协议的以太网实用程序都能够使用,例如,电子邮件、互联网、文件传输或是流媒体。
* RTFL 的基本拓扑是线性结构,这就意味着,已有的在工业中演化出的结构能够继续使用。
* 使用交换机能够建立分支,形成树状或星状结构。
* 实时通信的扫描周期对于 RTFL 最多是 62.5us,对于 RTFN 最多是 1ms。
* 从启动开始就正确集成了安全协议。
* 出版商/订阅人原理(publisher/subscriber principle)使得在订阅人之间能够直接通信而不需要中央的PLC.
* 运行时识别网络结构,这可以是:
  o接入了移动设备
  o 根据工装改变的需求,更改配置。
  o 借助于使用代理,能够纳入已有的现场总线设备。
* SafetyBUS p 网络借助于使用代理能够纳入已有的现场总线设备。
* 依靠使用专门的 SafetyNET p RTFL 协议芯片,设备能够具有实时能力。.
* 扫描周期 >1ms 的应用,能够凭借SafetyNET p RTFN连接到标准的以太网接口。
* 安全协议已经组合到驱动软件中。
 

 
 
[ 应用案例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