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网

热门搜索:电子  抽油机  PID  无线通讯  ABB  变频器  低压  电力电子 

当前位置:首页>>  方案与应用>>  方案锦集

基于台达机电产品的转杯纺控制方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20   来源: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52921
转杯纺纱新技术作为新型纺纱技术已较为成熟,但传统的转杯纺控制技术采用单 片机通讯控制各单锭纺纱器完成动作,设备故障率高、
转杯纺纱新技术作为新型纺纱技术已较为成熟,但传统的转杯纺控制技术采用单 片机通讯控制各单锭纺纱器完成动作,设备故障率高、通讯易受干扰。同时传统转杯纺设备 采用机械凸轮模式控制纱锭防叠,成本和故障率居高不下。本文应用台达完成的机电控制产品链,基于PLC和变频的转杯纺控制提供了一套可靠的转杯纺控制方案,运行稳定,性价比高,得到客户的认可。


关键词:转杯纺 PLC 电子凸轮 防叠纱 变频


1 引言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纺织生产工艺的改进提高,转杯纺纱在纺织工艺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纺织企业对转杯纺纱机的可靠性和易操作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控制方式是采用开环控制,电机的运行频率通过变频器面板手工设置,这种方式存在控制精度差,人机交互性差等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开发出更合理的控制系统来提高机器的运行精度和改善人机交互性。PLC可编程控制器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使用方便等优点,所以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于对转杯纺纱机的现场控制系统。


台达目前可为客户提供PLC控制器、人机界面、变频驱动器、伺服驱动器、数控系统等系列自动化产品,可以向客户提供完善可靠的机电一体化解决方案。本文以台达DVP系列PLC为核心改进设计了一套控制系统,实现纺纱控制性能的提高。


2 转杯纺纱工艺分析
转杯纺纱以前也称气流纺纱,属于自由端纺纱方法。它是目前各种新型纺纱中较为成熟、并己大量推广应用的一种纺纱新技术。


自由端纺纱方法与传统的纺纱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在纺纱过程中输送的纤维不再是连续 的而是形成“断裂”。因此,这就需要供应的纤维在很高的速度下产生非常细的纤维流,并 在输送纤维的过程中形成“断裂”,纤维各自穿过“断裂”而凝聚,粘附于纱条的自由端纱 尾加捻成纱。成纱过程一般包括喂给、开松、凝聚、加捻和卷绕。
转杯纺纱机的电气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控制:
A. 单锭的控制,需要实现断纱检测和标示报警;
B. 为保证起动和停机时不断纱,纺杯速度、引纱电机与喂棉电机之间的动作必须协调同步,同时要求较高的速度精度和动态响应;
C. 保证单锭控制与主控的数据通讯可靠便捷;
D. 省去机械凸轮机构,实现纺纱过程中防叠和防硬边的电子化;(选配)


3 转杯纺控制系统构架
转杯纺设备中,单锭纺纱器中喂棉罗拉采用步进电机驱动;分梳棍和转杯采用变频驱动,龙带将动力分配各锭;引纱罗拉同样采用变频控制,利于引纱张力的同步控制;单节点控制中,采用台达 DVP12SC 型 PLC,单台PLC发送4路脉冲,可独立控制4锭纺纱器的4台喂棉步进电机;
 在整个系统构架图中,导纱杆的控制分机械凸轮或电子伺服控制,需根据客户设备而定。机械凸轮在实际使用中具有易磨损、调整不便,设备成本高等缺点;利用现代伺服控制技术取代机械凸轮实现导纱的防叠和防硬边成为其发展趋势。


本构架基于Devicenet总线控制模式,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通讯数据量大、响应性好等特点;同时我们也提供基于R485 通讯控制模式的转杯纺织控制方案
 

4、电子防叠纱功能的实现
根据客户的设备小巧紧凑的特点,我们给客户配置了以下产品,


4.1 电子防叠的控制原理
要实现凸轮运动的精确控制,就需建立机械凸轮运动数学曲线,通过对防叠绕运动分析, 防纱线叠绕实际就是改变每层纱线的导纱角不一致,一般认为在10层以上就不会再发生叠 绕,通俗的讲第一层的导纱角和第十一层导纱角相同也不会发生叠绕。

导纱角计算公式如下:
tg(α/2)=h/πD ①
式中:h——纱卷卷绕一周导纱器行程(mm)
D ——纱卷直径(mm)
h=V×t×1000 ②
式中:V——导纱速度(m/min)
t ——纱卷卷绕一周所需时间(min)
t= πD/(1000×V1) ③
式中:V1——引纱速度(m/min) 将②、③式代入①式得:
tg(α/2)=V/V1 ④

从式④中可看出,要改变导纱角只需改变引纱速度或导纱速度,纺纱品种确定后引纱速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要改变导纱角就必须变化导纱速度。为简化控制程序,设定在每一个 往返动程(为一个小周期)内导纱速度不变,相邻的5个小周期导纱速度不相同,导纱速度 在标准导纱速度的±10%变化,连续5个小周期构成一个大周期,大周期进行循环,就可以达到防叠绕功能(见图6)。


防硬边功能的实现,机械凸轮是依靠导程整体轴向移动来改变纱线换向点的位置,以此 来消除硬边的形成;电子凸轮实现方案为:改变小周期内动程的距离从而改变换向点的位置, 达到消除硬边的目的。
4.2 电子防叠纱功能的实现
机械上需取消原复杂的传动结构,增加伺服电机安装位置,通过同步带轮,直接驱动导 纱杆来回运动。
 需要考虑的是,导杆往复运动中,对机械的冲击较大,在伺服选型时,在满足功率和 转速情况下,尽量选用低惯量伺服电机。
 

 
 
[ 方案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